周开进 金云峰
“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福建边防总队福州支队以“远程广播”、“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载体,开设“百家讲坛”,请百家人,讲百家事,传百家经,解百家忧,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欢迎。
法制讲坛:引导群众遵纪守法
平潭先建村的一对亲姐妹,因父亲去世时的误解结怨长达20年。20年来,姐妹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逢年过节必打,成了驻地乡镇领导的一块“心病”。镇司法所、村委会经过上百次调解都未能成功,两姐妹的积怨越积越深。
自从两姐妹参加娘宫边防派出所的“法制讲坛”学习,听了民警对近期省内发生的因家庭矛盾引发的伤人亡人案***的详细讲解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在该所民警调解下,两姐妹握手言和。今年1月,两姐妹走上“法制讲坛”,现身说法,向群众讲解家庭矛盾对社会的危害。
为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福州边防支队基层派出所向辖区村委建言献策,利用村委会立体广播、警民恳谈会以及渔船民教育座谈会等形式,开设了“法制讲坛”,让法律工作者、村委会干部等走进讲坛,就大家关心和切身经历的涉法事***举办讲座,并结合实际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咨询和法律维权活动。通过学习讨论,增强了群众守法、维法、用法的意识。
“法制讲坛”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以发生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案***帮助群众理解和运用法律,枯燥的法律***文变得通俗易懂,成了群众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很受欢迎。据悉,春节期间,支队各基层单位共邀请法制专家13名,群众55名,组织法制宣传150余次,印发法制教育宣传材料2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余次,帮助解决法律问题12个,收到了良好效果。
科技讲坛: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海参养殖多为潮涧带和虾池造礁的露天养殖,许多养殖户存在冬季气温低,海参不用管理的观念,导致许多海参死亡。预防情况的发生,要最大限度加大养参池的水体的实际交换量,高潮位时,要尽可能多地为养参池注入新水……”近日,在福州市黄岐镇赤才村的“农家书屋”内,曾在山东从事海参养殖的陈升,对百余名群众讲解海参养殖注意事项。
让农民当主讲人,讲身边事、讲天下事,这是福州边防支队在推进爱民固边战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创新。据悉,为了把农家书屋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真正有机结合起来,基层边防所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技讲坛”活动,让那些种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等现身说法、现场讲解,开展惠农政策大家谈、种植户讲种田经验、专业户讲致富办法、文明户讲村风改善、个体户讲发家之道等形式多***的读书活动,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的园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科技讲坛”用身边人、身边事讲给身边人听,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为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增收增产致富提供了好经验。据悉,“科技讲坛”开办以来,支队组织了60名乡土人才、土专家、“田秀才”成立一支科技辅导队伍,举办 “科技讲坛”,培训农民565人次,培养致富能手65人。
文化讲坛:倡导和谐文明
在福州市鉴江镇海上村“文化大院”里,村民们有的翻看报刊,有的读着科技书籍,有的在听民警讲“如何正确处理家庭纠纷”一讲。听完后,尤大娘高兴地说:“以前老看媳妇儿不顺眼,今天听了民警的讲话,感觉人与人之间***处还是要宽容,今后我会加强与媳妇儿的沟通,不会再动不动就吵架了。”
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知识,鉴江边防派出所在辖区建起了2个高标准“文化大院”,并设立“文化讲坛”,倡导辖区文明新风。村民们感慨地说:“在过去,一到下雨天,农闲季,村里醉汉多、打麻将甩扑克多,如今是跑‘文化大院’的多、看信息学科技的多。”
“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支队通过开设“文化讲坛”,定期邀请市党校、大学的老师和村里“文化名人”担任主讲人,向群众讲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传授科普、历史知识,引导赋闲在家的群众多看书、多读报,多听听外面的声音,以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抵制迷信的能力。村民刘新湖感慨地说:“这个‘文化讲坛’能让我们老百姓时时受教育,一走进来,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如今,“文化讲坛”渐渐成为该支队和谐新风宣传的主阵地。目前,该支队共举办文化讲坛10余场次,参加村民达800余人。“文化讲坛”促成了和谐,营造出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