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3月开始,我省在广大农村陆续开展了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农民***神面貌、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武安市的广大农村,也呈现出与往日大不***同的新景象,人们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硬化道路,净化街院,绿化村庄,建广场,建公园,改水、改厕、建沼气池,建设农村文教卫体设施,制定村规民约,健全了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逐步健全了农民致富的基础******。
物质层面的改善,必然引起***神方面的变化。伴随这场建设新农村的热潮,具体到武安民风民俗方面,有那些新变化呢?
一、 良好的卫生习惯正在形成
粪土乱堆、柴***乱垛、脏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生活环境脏乱差是农村普遍的顽疾。自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来,人们的卫生习惯大有改观,良好的卫生习惯已悄然生成。公共垃圾箱多起来了,人们把废物自觉地倒入垃圾箱,不在乱扔乱倒;沼气池的建设,不仅把人畜粪便处理掉,而且给农民带来了无污染的沼气,利用这些沼气既可以做饭,也可以烧水淋浴,使农民养成了常年洗澡的良好习惯;家畜实现了圈养,家畜乱跑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不管是自家的小院还是公共街道,每天都是干净整齐的,哪怕地上有一片小小的树叶,一张小小的废纸、总能看到一个老人或一个孩子,自发地把它们捡起,放在附近的垃圾箱里。这大概就是一种风气吧。
二、 学习之风深入人心
广大农村现在村村有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的村还有音像室,这些书籍和资料除了村集体出资购买外,武安的民营企业家们还纷纷解囊***助,共捐助以增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内容的政治类、法律类、科普类、文学类图书和各类杂志1.5万册。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种养技术,村委会还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来村讲解实用致富技术。如今的武安农村,打麻将的、***的、说闲话的、无所事事的人少了,而图书室和阅览室的人越来越多了,自愿学农业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他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富了自己的知识,陶冶了情***,而且好多人还从这些资源中学到了科学致富的经验,从而在商海,在田间,或是在自家的庭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武安的农民打成了这***的共识——会学习才会发财。
三、 健身娱乐蔚然成风
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来,村村建有公园、小广场和老年活动室,广场和公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各种各***的健身器材依次排列,这些物质******的改善,为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进行娱乐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早晨起来,广场或公园里人头窜动,歌舞升平,有跑步的、有练剑的、有踢毽子的、有跳舞的、有打拳的、有下棋的、有唱武安平调和落子的、有在健身器上尽情地自由的挥洒的。健身娱乐,储蓄健康已成为武安广大农民追求的一种时尚,并且深深根植在他们的内心,如果真的有一天在他们生活中缺少了这一门必修门课,他们会觉得很不自在的。
四、“自己动手,美化家园”的意识在武安遍地开花
人与自然应该是***融***合的。人居环境势的好坏势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思想意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使广大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街道硬化了,墙壁粉刷了,“绿树村边绕,青山郭外斜”,小***茵茵,鸟语花香,文明标语随处可见,门楼院墙雕梁画柱,熠熠生辉,就是以前很不起眼的角落如今也有了更多的人文色彩......人门生活在这***的自然环境中,心情怎不舒畅?性格怎不乐观豁达呢?如此,对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了,他们仿佛一夜之间变得挑剔了,变得勤快了。只要他们看到什么地方不合乎文明生态村的要求,他们就会主动去整饬、去美化。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要求整洁干净,更重要的是还要体现出一种“美”来。如今“自己动手、美化家园,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意识在武安农村遍地开花。
五、 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是农村的一次伟大革命。不管在物质方面还是***神方面,不管在硬***方面还是软***方面,对农村来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乡差别正在逐步地缩小,资源和财富正慢慢向农村倾斜,这些实惠广大农民正在真真切切的感受着,要不西竹昌村79岁的刘老汉感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想都不敢想咱们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种“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的风气正在农村悄悄吹起,尽管农村离真正的城里生活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们***信那一天终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