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风尚 > 村里来了“特殊村民” 返回首页

村里来了“特殊村民”

时间:2013-01-25 13:36来源: 作者:收藏
 “80后”陈磊是吴兴区安监局的工作人员,可今年他成了该区塘甸村的“特殊村民”。这几天,这名“特殊村民”帮助村里做了一件大事情:该村花埠自然村通往外界的唯一大路终于要告别泥泞时代了。

      今年,陈磊参与了该区创新实施的“南太湖青年干部成长行动”,成为全区打造的高素质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的一员。该区以446个“局长驻点工作室”为基础,设立“心连心青年工作站”,组织400多名青年干部驻村锻炼,提升了青年干部实际工作能力,也为基层群众解决了困难。“小陈一来,办法就有了,这条几十年修不成的路终于修了。”村民沈泉江告诉记者,这条1.1公里的泥路一直困扰着村民,陈磊一到村里就关注这个问题。他随后在村里走访农户做工作,通过发动群众募捐、企业捐款及社会各界资助,筹到了部分修路资金。陈磊还通过与混凝土公司联系,以低于市场价格近2万元购得材料250立方米,为工程节省了资金。“这个小伙子人真不错,一到村里就帮我们做事情,这样的干部好,老百姓喜欢。 ”村民沈新伟在修路募捐中捐了5000元,“小伙子尽心尽力,跑上跑下,为的是我们,他做工作我们都支持。 ”

      在该区埭溪镇的盛家坞村,驻村青年干部吴永祥凭借着自己在水利部门的工作经验,把智慧农业的“种子”播撒在山间。自驻村以来,吴永祥通过农民信箱建设,让村里更多农户的手机与信箱捆绑,及时使他们收到农业、气象、市场等信息。“原来村里只有不足百户的农民绑定了农民信箱,现在增加到了160多户。”吴永祥说,多了条信息渠道,山里的农民也开了眼界。

      通过手机讯息了解到市场前景后,村民盛满庆在山间种出了2亩多的红豆杉。“小吴给我发了许多有意思的短信,我看中了红豆杉,这种苗木以前就听人说过,很值钱,可就不会种,短信一发,全都有了。”盛满庆很是开心,他还打算下个月种10亩玫瑰花,“小吴还会给我发玫瑰的种植法,这个手机现在就像电脑。”

      像陈磊、吴永祥一样,该区400多名青年干部正陆续到各行政村锻炼,他们在基层的所得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有理念的植入。吴永祥在驻村日志中这样写道:“要像盐一样溶入水中,不要像油一样浮在水面。”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