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说的“专家”是鹿邑县电业局降损服务队。这支活跃在田间地头、由9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技术帮扶小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农村部分台区线损异常的问题。经过夏季负荷的考验之后,该县供区共发现126个台区线损率高于12%,部分线路存在“卡脖子”现象。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服务队针对高耗台区,实施“一对一”现场诊断服务,对台区设备及线路运行状态、负荷分布、计量、保护、补偿、电压电流曲线等实际情况开展综合,现场“把脉问诊”,出台降损“良方”,并在实践中紧密跟踪降损效果持续改进。他们手把手教会台区电工合理分配负荷,适时调整电压,迅速判断故障点,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卡脖子”环节。通过熟练应用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电工台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小帮扶解决大问题。根据跟踪反馈的结果,降损服务队累计出台并实施降损措施91个,“问诊”过的86个台区损耗率都明显降低,其中79个台区损耗率降至11%以下,有34个台区损耗率降至9%以下。服务队还统计了农村10千伏配变台区过负荷情况,计划展开新一轮配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合理调整低压配变容量,科学分流负荷,为迎接冬季负荷高峰做好准备。
“负载均衡了,计量也准确了。补偿到位,设备维护及时,这损耗率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供电质量也提升了!”胡庆军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