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一整治,我们村变化可大了,村里道路变干净了。你看,我家那幢灰蓝色的楼房,外墙就是去年村庄整治时粉刷的。”1月10日,桐琴镇王端头村的王福寿老人自豪地对记者说。王大爷家是一幢5层的楼房,据他介绍,房子是2006年建造的,但由于以前村里人对楼房的外墙粉刷不讲究,大家都不愿多花钱粉外墙。“如今有了好政策,我们家花了不到5000元就把整幢楼房的外墙给粉刷装饰了。现在家家户户都粉了外墙,就像给房子穿了‘新衣’,整个村庄都变神气了!”王大爷说。
去年,王端头村先后投资200多万元,统一招投标对村里的房屋进行了外墙粉刷,拆除了村内600多平方米的乱搭乱建房子和村外100多口露天粪缸,并建起了生态公厕和生化处理厌氧池。
“现在我们又在建篮球场,准备再投资200多万元,建个广场和公园,搞好村里的绿化,力争今年再通过重点整治村验收,让村民们享受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村党支部书记王锋充满自信地说。
去年,我县继续抓好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全县新启动整治村建设52个,生态村54个。其中重点整治村30个、一般整治村19个和单项整治村3个,还有50个历年没有完成整治的续建村。据统计,目前,全县共完成重点整治村167个,一般整治村101个,单项整治村19个,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个,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个。开展生态村建设的村有249个,其中市级生态示范村14个。
随着我县村庄整治工程的推进,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垃圾无处倾倒成了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难问题。为给农村垃圾寻找归宿,去年,我县又新推出一项惠及农村的民心工程——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程。提出用一年时间,全面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基本建成“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网络,将垃圾卫生整治覆盖到全县所有乡村。目前,全县已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8个,简易式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焚烧炉9个。同时,我县要求271个未进行整治的村一律先实施卫生整治。“卫生整治的标准就是要求村里必须先设有垃圾箱,建有垃圾收集房,并有专门的卫生保洁员。”县农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我县已经在每个村都建设了垃圾收集房,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清理。”
桐琴镇郭村就是去年被列入卫生整治村的,提到卫生整治后最大的变化,村民们最感慨的就是村里原先的一***“垃圾溪”和三口“垃圾塘”的变化。去年,村里投资4万余元,把溪里、塘里的那些陈年垃圾、淤泥以及村里50多口露天粪缸全部清理干净,又投资1万多元,建了个垃圾收集房,购置了200余只垃圾桶。“经过整治,现在村民的卫生意识提高了,垃圾都能自觉地倒进垃圾桶。每天村里的保洁员把桶里的垃圾收集到村里的垃圾房,再由镇里统一清运到镇垃圾中转站,村里的环境卫生好多了。”村党支部书记朱新波说。
随着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正如许多农村群众感受到的,现在农村生活环境并不比城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