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阳县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取缔关后反弹的 “十五小” 、“新五小”企业18家,取缔小烤纸作坊9个,拆除炼胶点23个,治理达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个。同时对2个试点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市级生态文明村2个,创建省级优美小城镇1个,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村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对全县19个乡镇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下发了《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农村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农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2.落实乡镇环保目标责任。年初,县、乡两级政府签订了环保目标责任书,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辖区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将环保工作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系统,量化分值,年终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进行考评,并按考核得分情况进行排序。对完不成环保目标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3.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形式,在农村广泛开展“三清洁”(即清洁村庄、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户养成良好地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推广发展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为主的生态农业,努力避免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积极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
4.加强乡村两级环保队伍建设。按照每个乡镇配备1名环保专干、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环保监督员的标准,目前,全县共配备环保专干19人、环保监督员478人,大大提升了农村环保监管水平。同时,对19名乡镇环保专干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并颁发了聘书;对478名行政村环保监督员发出一封公开信,明确了其工作职责和任务。
5.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抓好农村改厕、改厨、改水工程和户用沼气池建设。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用好中央拨付的300万元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在豆门施楼、新站镇郑埠口2个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试点,共建垃圾收集点103个,修建排水沟渠3721米,建沉淀池149个,硬化、亮化、绿化主次干道4106米,打饮用深水井2眼,安装饮用水管道1295.5米,配套建设了机房等设施。
6.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聘请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淮阳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明确了今后15年淮阳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着手编制《淮阳县农村污染防治规划(2008-2020)》,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和指导乡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目前,四通镇已通过了创建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规划编制的评审,正在实施年度创建任务。建成了黄集乡后家等2个市级生态文明村,葛店乡朱庄、豆门施楼2个村正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
7.切实解决农村污染问题。大力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严格环境准入,防止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向农村转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取缔关后反弹的 “十五小” 、“新五小”企业。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兽***、饲料,减少灌溉和养殖用水造成环境污染;加大秸秆禁烧力度,积极宣传和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