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采风 > 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农民在家门口遇见好“钱景” 返回首页

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农民在家门口遇见好“钱景”

时间:2017-11-30 08:26来源: 中国三农网作者:收藏

  11月28日讯 最近,研究生嵇恩光和张宇分别在宿迁的两个乡镇上搞出了点“动静”。前者在家乡泗阳县卢集镇办了个逸清农庄,建立了一支50人的职业农民队伍,平均日薪60元以上;后者则在泗洪县四河乡办了一个朝天椒良种繁育基地,实行供种、育苗、栽培、肥料、植保、收获、交货“七统一”模式,实现公司与农民互惠互利。

  嵇恩光和张宇的创业实践都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典型事例,也是宿迁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底以来,宿迁在扶贫重点片区选取卢集、四河等8个乡镇作为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试点,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就业园、生态宜居新家园,从而实现农民向股东转变、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

  推动“三集中、三转变”、建设“三园”,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农业发展。在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过程中,各地立足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导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家庭农场集群发展,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沭阳县钱集镇槽坊生态农业示范园总投资1280万元,用工约600人,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卢集镇立足资源禀赋,做好林果文章,年内特色林果面积将扩大至1万亩。

  与此同时,各地还以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为引领,注重项目招引,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旅游+”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形成新经济增长点。宿豫区新庄镇幸福驿站在农副产品展销和宿迁特色小吃上做文章,带动2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市湖滨新区黄墩镇打造集生态产业发展、康居生活、渔乡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渔乐小镇”……

  宿迁农业发展植入了更多绿色GDP,发展的“含绿量”也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17.8%,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源悄然成为富民资源。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