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北关镇刘楼村东的日光大棚里,看到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翠绿的西瓜秧已铺满大棚,瓜藤上小小的西瓜纽还挂着花蕾。
大棚的主人李建超说:“干活累了,歇会儿看看书。这是从俺村农家书屋借的《棚室西瓜高效栽培》,还没看完哩。”
刘楼村作为贫困村,上级帮助贫困户建起了40余座日光大棚,但因为没有技术,群众收益不高。“俺就要带个头,好好把大棚利用起来,种出好东西。”李建超说干就干,高价承包了22座大棚,种起了早熟西瓜。“一开始,俺两口子对种西瓜技术一点都不懂,就是摸索着来的。后来,俺去村里的农家书屋看书,找到很多种植瓜果的书,俺试着跟书里的方法学,还真管用。”从此,李建超便把村里的“农家书屋”当成了第二个家。
“俺这大棚离书屋不到300米,书屋天天开门,看书、借书很方便。前些日子,出现倒春寒,天气冷得很,怎样不让瓜苗冻死?俺就是按这本书上要求做的,大棚里的西瓜苗没受任何影响。”李建超举起手中的书告诉记者,“俺这早熟西瓜4月底就成熟了,卖得上价,一个棚挣万把块钱不成问题,下茬俺还得种些好东西。”
“这棚里的瓜管理得真好,早早成熟了,卖个好价钱没问题。”“下茬,俺得跟着建超学种植。”棚里进来几位前来“取经”的乡邻。“中,咱们以后都上村里的书屋读书去,多跟书上学。”李建超愉快地应允下来。
据了解,近年来,北关镇不断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全镇39个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藏书量均在2000册以上,且常年向农民免费开放。群众借助“农家书屋”这个平台,在书本里寻找致富路,获取种植技术“真经”,既富了脑袋,又鼓了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