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字形布局、“婆媳澡堂”的故事、村庄老物件儿、新建民居的模型……日前,笔者走进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浓浓的“家味儿”扑面而来。陈列室的设计布局以“家”字为原型展开,特殊的设计意在表达“家”的重要性,“家”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展示了石家营村一步步的发展模式和治理理念。
石家营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始建于2013年4月,历时半年建成,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收录近60年的历史实物文献资料。在陈列室内,除了一些旧物的展示,还有全村当下面貌的模型图。据介绍,该村新农村改造工程历时3年,村民住上了“五室两厅两卫一餐一厨”、200多平方米的抗震节能保温二层小楼,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不仅居住环境提升,让村民更高兴的是,能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近年来,村里引进快递等行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不仅人上了楼,精神也要上层楼。”村支书胡国卿指着陈列室中对于“孝”文化、“和”文化的展示内容介绍说,“我们在全村提倡,年长者是我们的父母,同龄人是我们的兄妹,年幼者是我们的孩子。全村重孝敬,讲和气,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和人际关系。”
陈列室还着重展示了十年来,石家营村特别的治理方式。其中,“婆媳澡堂”的故事引人驻足。村里出资建起200平方米的澡堂,澡堂面向全村免费开放,但前提是年轻人洗澡必须带着老人一起来,“婆媳澡堂”的名字应运而生。除了“婆媳澡堂”,村里还设立老年人精神文明奖和操心费、垃圾分类定点回收机制等,倡导以奖代罚,让村民自觉遵守各种制度,一同参与全村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治理方式,使得石家营村更加整洁与和睦,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你献智慧,我出力量,你培养孩子,我孝敬老人……”一首村歌《和谐石家营》,唱出了和谐文明的石家营,也唱出了最美乡村的乡情民俗风貌。石家营乡情村史陈列室呈现了最美乡村的一路发展,将石家营村劳动生产生活的发展记录给后人,让后代们记住家乡的精神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