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棚户区
“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这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不仅是为了拿牌子,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推进浑江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浑江创建全省文明城区工作,区委书记刘国义有着深刻的认识。
创建提升综合实力
2010年5月29日,白山市八道江区正式更名为白山市浑江区。在文明城区创建上,新浑江有新追求、新境界,更有新成就。
按照“党委主导、政府主体、分线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在浑江岸畔不断掀起新的热潮。
按照“一城、两带、一基地”的生态城镇化空间布局,浑江区大手笔勾画,大力度投入,大项目带动。推进城市西扩,整合建设西部新城,打造边贸生态宜居新城。实施龙山湖旅游综合开发、红土崖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库仓沟文体休闲社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绿色矿山和廉租房等项目建设,加强城镇过境水系、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拓展人与自然的融合空间。逐步建成由生态城区、生态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低碳生态城市框架。
规模经济群崛起。东圣焦化、曙光工贸、正基卓岳、大山合、天安镁业等一大批企业集团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和领军者。白山镁工业园区、煤化工园区被列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白山镁工业园区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金属镁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浑江区镁、赤铁矿、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被列为“十二五”国家40个示范基地之一,东晋煤矿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工程和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成功举办了“中国金属镁产业发展论坛”、“上海项目推介会”和“温州项目推介会”。为浑江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2011年,浑江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46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口径财政收入7.82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3.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9%和3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0.03亿元,同比增长32.9%。
创建改善百姓生活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让人民群众从城市发展中分享更多成果,是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生命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浑江区委、区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创建文明城区的首要任务,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工作做起,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让全区人民学有所
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年来,城镇年均新增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次,消灭零就业家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7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浑江区中小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教科书,实行困难学生救助制度,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远程教育全覆盖。五年来,文化、体育和教育累计投入基建资金1.08亿元,新(改)建校舍4.96万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1个,农村文化大院16个,农家书屋52个……
从数据看成就:五年来,该区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4处、小流域综合治理21条、中小河流堤防2.2万延长米;农村电网改造211.7公里;新增公路里程260公里;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器4300台;新建日光温室420栋、大棚900栋;完成泥草房、危房改造1512户;开发廉租房10万平方米。投资6285万元,新建卫生用房1.5万平方米、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公益性医疗机构达到78个。投资930万元,新建、改建、扩建、维修社区办公用房76处、1.2万平方米。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42个、残疾人康复站14个……
这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使浑江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百姓的笑脸多了,烦恼少了,幸福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