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灞桥街道党工委基层党建
近年来,灞桥区灞桥街道党工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围绕灞桥区委的中心工作,根据辖区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积极实施民情监督员制度,继续挖掘党员服务队的潜力,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辖区处处呈现出社会和谐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工作局面。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灞桥街道党工委基层党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为了使“三问三解”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共灞桥街道工作委员会根据灞桥区委的工作要求和辖区实际,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建立起民情监督员制度,及时察民情,解民忧,顺民意,开展常态化问题查找,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使辖区愈加和谐繁荣,受到辖区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树镜子 摆问题
灞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权战盈时常对基层两委会干部说:要常修为官之德,常想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思富民之道,常念乡亲重托,常干兴村之事。为了掌握基层干部工作实际,权书记带领街道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大家一方面听村、社区干部汇报,一方面查看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主动向群众了解情况,把考察了解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给基层工作树一面镜子,以便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基层两委会干部的工作实际,同时使街道基层管理工作有的放矢,这是党工委建立民情监督员制度举措的初衷。为此,街道党工委对各村、各社区进行了明察暗访,最后确定出34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担任民情监督员,并且建立起民情监督员档案,向大家公布了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请他们随时反映本村、本社区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香胡湾村老党员、原党支部书记胡田周激动地说:“街道领导沉下身子请我反映问题,我还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