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数据,2000年-2014年的15年间,株洲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689元增加到14430元,增长4.4倍。
收入: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主要来源
记者注意到,2010年-2014年的5年间,株洲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最为明显。2010年株洲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658元,而2014年就达到14430元,这期间增加6772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5%。
随着劳务经济发展,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4年,株洲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285元,比2000年增加7385元,增长了8.2倍。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7.7%,比2000年提高2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经营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较2000年下降35.4个百分点。
过去,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即第一产业。到2014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仅1388元,占经营性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72.2%下降为2014年的37.9%。而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占经营性收入比重则大幅提高。
支出:消费方式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随着收入增加,农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株洲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975元,比2000年增加7951元,增长了3.9倍。此外,消费方式也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据统计,2014年株洲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67元,比2000年增加466元,增长了4.6倍,其中人均购买服装就支出了435元。在吃、穿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的居住环境也明显改善。2014年株洲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341元,较2000年增长7倍。
除了基本的物质生活,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161元,比2000年增长了3.7倍。此外,人均医疗支出777元,比2000年增长9.6倍,年均增长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