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名义上人人有份,实则人人无份。”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改变的就是这一状况,实现让每个农民都分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路径已经明确,政策已然知晓,行动正在路上。各地如何有效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到2021年底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如期实现?本期为您专题呈现——
2017年底,山东临清市新华办事处***居63岁的村民黑建国领到了一家人共计2.5万元的股份分红。被问到钱的来处,黑建国高兴地开启了话匣:“这是我们头一次作为村集体产权股东领取的年终分红,心里很激动!”
据了解,黑建国所在的***居位于临清新华办事处北部,作为临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试点,成功完成了“集体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的实践。2017年6月,村里成立了居民合作社,覆盖554户居民,明确产权,将村集体资产产生的收益以每年分红的形式发给居民。
临清市委书记何宪卓说,近年来临清市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目的,大胆实践,先行试点,探索了“集体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路子,打造可推广的“临清实践”。
实打实的“人人有份”
“以往村里的集体资产收益除去正常公共支出外,从未分给村民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分。这次改革就是要明确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改变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份’的状态,真正做到‘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我们的集体固定资产,包括占地85亩的义乌商贸城和40余亩的***农贸市场,其每年产生的商业租金成为集体资产收益。”***居党支部书记黑建明说。
“在确定了***居作为试点村后,2017年5月我们开始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让一部分人先了解政策,以点带面,进而让所有居民都能够充分理解和认可政策。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把选择权交给居民。”提到改革实施的过程,黑建明说,“随后,村里成立了包括宣传、清产核资、股权界定在内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行清产核资,成立包括全体居民在内的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明确了股权和每人一股的股份标准,年终根据集体资产收益进行分红。2018年2月,居民拿到了首次分红,每人2500元,并且超过60岁的老年人还可获得额外补贴3000元。”
和黑建国一样开心还有烟店镇牛张寨村的201户村民,他们在近期都收到了村里颁发的股权证书,预示着从此成为村集体资产的股东。“真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当上股东!”55岁的村民牛立宝兴奋地说,“之前的家庭收入,除了种地,就是农闲时我和老伴去村上的轴承企业打点零工。以后家里又额外多了一份收入,也减轻了子女为我们养老的负担,日子越来越好啦。”
“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于村土地的占地补偿款和临街楼商业租金。之前村集体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是‘沉睡’着的,除去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次改革,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盘活了村级集体资产,也明确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维护了村里的稳定。自改革试点后,村集体经济持续向好,村民热情高涨。2018年预计每人分红能达到8000元。”牛张寨村村支书牛传勇说。
盘活1.08亿集体资产
自2017年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临清在全市16个镇街道选取48个试点村。坚持精准施策,探索符合各村实际的思路方法,做到因村施策、精准推进,成熟一个改革一个,不搞一刀切。“比如,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对集体资产体量比较大的城中村,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确保清产清查彻底、核实清楚。或者,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中,城中村人员情况复杂,空挂户、外来户较多,大多以户籍为基础,将人员进行分类,由群众表决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开展。”临清市农业局分管负责人张冬梅说。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是牵扯村民利益最核心的内容,严格规范的程序和公开透明的执行是关键。
“我们在试点过程中,制定了整套工作流程,明确了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份量化、成立合作社等程序进行,确保步骤不少、环节不减、标准不降。统一颁发登记证书,统一建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平台,统一打印、颁发股权证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各试点村成立的工作机构、制定的工作方案、清产核资的方式及结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办法及成员等,全部通过村居民会议表决通过,进行公开公示,真正做到群众知晓、阳光透明,确保改革工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张冬梅说。
据悉,临清在48个试点村共清理出集体资产1.08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236.3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7556.84万元,资源性资产4.26万亩,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3354人,量化股份53454股,颁发“股权证书”14342本。同时,所有村均已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打下坚实基础。
程源 马朝霞 记者程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