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蔬菜:1月1-15日,成交量为2300余吨,同比增长幅度为4.5%,成交额为600余万元,同比增幅为40.6%。成交量排名前十的品种为莴笋、大白菜、蒜苗、小葱、小白菜、芹菜、萝卜、平菇、花菜和金针菇。成交量同比变化情况如下:+21.3%、+12.0%、+2.3%、-54.2%、+10.2%、-41.1%、+15.4%、-41.5%、+123.1%、-41.5%;成交均价增长的品种有大白菜、蒜苗、小葱、小白菜、芹菜、萝卜、平菇、花菜、金针菇,幅度分别是120.0%、119.4%、65.4%、4.0%、77.8%、190.0%、110.0%、22.7%、18.9%;减少的品种仅为莴笋一顶,幅度为10.0%。
外地蔬菜:1月份前半月总成交量同比增幅为8.7%,成交额同比增幅为13.2%。来源区域有两块:一块以山东为中心以及周边相邻各省,运抵蔬菜品种基本以干货为主,如大蒜、洋葱、土豆等,外加大白菜、番茄等北方种植规模较大的蔬菜品种;一块以海南及相邻广东、广西为主的南方冬季蔬菜种植区,品种主要有黄瓜、豇豆、荷兰豆、茄子等。北方产区运抵蔬菜总体成交量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小幅攀升约10%左右,成交均价因运输费用上涨而有所提升,不过幅度未超过10%。南方产区蔬菜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幅度超过了30.8%,主要原因是去年春节相较今年有所提前,而南方鲜菜不易保存的特点使得经营户们并未到大批量的蔬菜完全调入市场,成交均价同样增幅明显,超过25%,这与南方各省普降雨雪,运输保存难度增加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