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到5月中旬,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15个功能区噪音监测点监测显示,乌鲁木齐各点位白天噪声均能达到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只有长江路、光明路和北京路3个四类功能区监测点发现夜间噪声超标,超标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
长江路由于车流量更大,夜间大型车辆通行更多,在三条路中噪声超标是最多的。 这个结果是今年5月中旬,中心站工作人员对长江路24小时监测得出的,“白天基本没超过70分贝,但夜晚噪声常常超过4类区的限值55分贝,达到60分贝左右”。5月31日,该中心监测室副主任刘梦潇说,由于附近其他道路修路等原因,长江路交通压力增大,再加上附近商业建筑工程施工多,这些都是造成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6月3日,在乌市碱泉街南一巷,路口设有静止鸣笛交通警示牌。亚心网记者 史纪伸 实习生 张已 摄
刘梦潇说,长江路的噪声污染跟随车流量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在早上8点以前,通行车辆少,噪声分贝很低,约40分贝左右,8点后逐渐迎来高峰期,噪声就明显升高。“尤其是公交车一过,或刹车时,噪声立即就升到很高。这说明,乌市的公交车车况不是很好。”她说,夜间24时后,一些大车通行等原因,造成时常超过55分贝限值。其他两个4类区光明路、北京路夜间也存在这样时常超标的情况。
刘梦潇说,一般说话的声音为40至60分贝,当噪声超过80分贝时就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乌市声环境质量水平达标
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检测噪音的15个监测点,分布在首府4种功能区内。依据2008年我国出台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每一类区域对噪声限值都有明确要求。
一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二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三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白天65分贝,夜间55分贝。四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白天70分贝,夜间55分贝。
刘梦潇说,目前,乌市功能区噪声监测区域其中一类区设有3个监测点,分别位于沙区、天山区和高新区(新市区)。二类区设有7个监测点,分别位于天山区、沙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水区、高新区(新市区)。三类区设有2个监测点,分别位于乌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四类区设有3个监测点,分别位于光明路、北京路和长江路,是以交通干线道路两侧为主的区域。
“一、三、四类区域的监测都比较稳定,二类区比较复杂。”刘梦潇说,由于二类区是商住混合,偶发性噪声很多,每个时期监测的噪声情况很可能会不同。由于二类区域占的面积最大,因此设置的监测点也就最多。刘梦潇说,2011年以前,整个乌市有5个功能区监测点,现在有15个点,增加十分迅速,这使城市噪声整体水平的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目前影响乌市的主要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刘梦潇说,乌市的声环境质量一直处于较好水平,“就是基本不超标”。她说,虽然近年来经济活动频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但由于减少噪音的管理和措施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声环境质量总体控制得比较好。
前几年,城区里工业噪声投诉较多,随着工厂陆续搬出市区,这两年关于工厂机械噪音的投诉明显减少,更多的是交通和施工噪音投诉,社会生活中偶发性的噪音投诉也明显增多,比如,小区里录音机的喇叭等。
刘梦潇说,噪声监测仪器也比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使用的噪音测量仪十分简单,只能测简单的噪声分贝数,现在的仪器功能很多,除了噪声还能进行频谱分析。
噪音监测也存在一些困难。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在一些工序施工时,大型机械连续作业的确很难控制噪声音量,但如果做好了场建消音布置,完全能够控制住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另外,对于服务小区居民生活的机械噪音是否监测也成了工作人员头疼的事,比如,小区里用于二次供水的水泵发出的噪音,按要求可以不进行噪音监测,但对于居民的投诉和委托,不去监测不好,“但即使监测出超标数据,这种噪音又该如何消除呢?”刘梦潇说,另外,由于噪声监测范围大,所有的噪声常规监测任务全部由监测中心站承担,工作量太大,很难全部照顾到。
噪音管理各有归属
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对所有的噪音污染进行监测,但记者了解到,噪音的管理却分属不同的部门。
由环保部门监督管理的主要是环境噪音,包括:建筑施工单位违反规定,在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晚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建筑施工单位确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夜间连续施工的,必须提前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施工;工业生产活动中用固定设备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其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在居民稠密区开办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和排放噪声的加工厂,所排放的噪声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
公安部门(含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社会噪声、交通噪声和机动车辆噪声管理,包括: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交通道路两侧汽车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进行生产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未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从家庭室内发生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的。其他噪声,由执法部门负责管理。
12319业务部工作人员周晓燕说,对于由环保部门和执法部门负责管理的噪声投诉可以拨打12319投诉,属于公安部门管理的噪声可以直接跟公安部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