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株树树冠不大也不高,却采摘了60多斤果子,卖了150多块钱。”近日,丰都县龙孔镇楠竹村一处柑橘园里,果农秦淑琼指着身旁一株橘树对笔者说。
秦淑琼家的橘园里,一株株橘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子,硕果累累。此处位于长江江岸,除秦淑琼家以外,还有其他村民家的果园,一块连一块,站在高处望过去,就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柑橘产业园。
笔者发现,并非每一个橘园内挂的果实,都像秦淑琼家的那样硕果满枝,有的却是稀稀拉拉,果子细小,果皮缺少光泽,果型不端正,不但产量不高,还缺少卖相,果农的收入自然是大打折扣。
“要想柑橘实现增产增收,加强管护是关键。”秦淑琼说,近年来,她对自家果园倾注了不少心血,修枝、疏花疏果、施肥、杀虫,一样也不能少。
秦淑琼告诉笔者,给柑橘树修枝是管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修枝一般在春芽萌发时进行,修剪以短截为主,将长势衰退的结果母枝和结果枝、纤弱的营养枝短截留桩,可促其萌发新梢,使其重新开花结果。
为防病虫害,每年春季清园时,秦淑琼都要剪除枯枝、病虫枝,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然后对其进行集中焚烧处理。同时,每年立冬后,她还要给树干刷石灰浆一次,以消灭越冬虫源。
“我家栽有6亩多柑橘树,去年共采果11吨,实现收入4万余元。今年7—8月虽然遭遇连晴高温伏旱天气,但由于管护到位,预计产量和品质不会低于去年。”秦淑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