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这里的刨猪汤吃的可是“野味” 返回首页

这里的刨猪汤吃的可是“野味”

时间:2018-01-12 19:39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收藏

  近日,在铜梁区庆隆镇冬笋村的山脚下,随着劈劈啪啪的鞭炮声,益源农家乐承办的野猪宴席开席。由野猪肉做成的十几道菜品,让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在我们镇农村,杀年猪、吃刨猪汤基本都是家猪,而这家农家乐推出的野***,因为特色明显,受到城里人欢迎。”村干部谭兵告诉笔者,益源农庄的主人是该村返乡农民工李朝均、宗仁容办起来的,两口子的野猪养殖场在全区算得上规模最大。

  音乐一响起

  野猪就跑来争食

  顺着农家乐边上的一条人行步道爬上半山腰,笔者看到,散放的黑色野猪在大大的围栏里或卧地休息,或啃食着草料。

  “目前,养殖场的野猪,种猪有40多头,长大可出栏的有400多头。”正在准备草料的女主人宗仁容一边介绍,一边随手拧开音响的开关,随着音乐声的响起,野猪们争先恐后从后坡的山上嗷嗷叫唤着,跑回来抢吃红苕藤。

  “野猪有野性,不大听人的召唤,我们放音乐,是在电视上学来。”宗仁容笑着说,当初,野猪并不听话,后来他们放音乐才给食,野猪形成条件反射,就乖乖地回来了。

  贪多嚼不烂

  野兔孔雀都放弃

  “我们曾经在外打工20多年。”李朝均、宗仁容告诉笔者,他俩2011年回到老家,打算立足山地,创出一份新事业。

  冬笋村地处山区,土地宽阔,山林茂密,空气质量好。夫妻俩承包了近500亩山地,把目光瞄准了特种养殖。

  “最开始,栽果树,建鱼塘,开展特种养殖,一家伙搞起了养野兔、野鸡、孔雀、野猪等好几个项目。没想到,品种搞多了,管理难度大,加之缺乏技术,野兔、野鸡、孔雀养殖都因效益不好而放弃了,后来就把精力集中在野猪养殖上。”宗仁容说。

  种蔬菜水果

  已形成循环模式

  没有技术,夫妻俩外出学习,还请来畜牧专家指导。经过几年的摸索,掌握了配种、消毒、防病、接生等关键性技术,也逐步摸索出野猪养殖的特点。场里还购进了40多头种猪,通过自繁自养,解决了仔猪来源。

  “野猪有野性,特别是母猪产崽后护崽心切,稍不注意就会被咬,你看,我腿上还有好几处疤痕呢。”宗仁容说,猪养多了,几乎每天都是四五点钟起床,打扫卫生,准备饲料,分批喂养,有时人累得像散了架一样,但心里还是干劲十足。

  规模养殖必须处理好粪污,夫妻俩建起了净化池,粪污通过发酵无害化处理,变成了沼气用于燃料,粪水粪渣成了优质的有机肥用于蔬菜、果树,形成了循环利用模式。

  随着种植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夫妻俩聘请了13位留守村民,每年付出的工资就有30来万元。

  宴席加刨汤

  探索更多新路径

  有了自产的蔬菜和畜禽,夫妻俩又合计着办起了住宿餐饮一体的农家乐,推出了以野猪菜品为主的宴席,受到城里人青睐。

  “我们的野猪,瘦肉率高,猪肉质地细嫩,除了野猪肉宴席,还面向城里人推出了野猪刨猪汤,客人看中哪头野猪,现杀现做,吃不完就分割后带回去。”宗仁容说。

  “目前,养殖场的投入虽然达到800多万元,但看到千辛万苦创业办起来的养殖场开始有了好的效益,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开发野猪腌腊制品,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到外面去。”谈到未来的发展,宗仁容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