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涌入法院,涉诉信访问题长期困扰着商水法院。为此,河南省商水县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秉承“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以人民满意为第一目标,经过充分酝酿,果断决策,按照“抓涉诉、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思路,能动司法,多策并举,全力攻坚,彻底扭转涉诉信访工作被动局面,县委交办的27起、省委政法委交办的7起涉诉信访全部化解,结案率、息诉率均100%。
关口前移 信访从无序到有序
“您好!我是法院导诉服务中心导诉员,您有啥需要帮助的吗”,“请稍后,我这就为您办理”,“作为一名导诉员,很荣幸为您服务,您的案件由我为您提供全案全程的程序导诉服务”,“您好,请慢走”。这是商水县人民法院导诉服务中心导诉员的温馨话语。
面对严峻的信访形势,商水法院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把涉诉信访化解关口前移,探索创立了导诉服务中心,从立案、审判、执行,直至案件结案,为当事人提供全案全程导诉服务。实行“三诉一构建”制度,即“劝诉、导诉、息诉和构建和谐诉讼秩序”。确保人民群众来院,办事有人引、程序有人指、疑惑有人解、查询有人帮、困难有人助、纠纷有人解的“一站式”导诉服务,从根子上夯实筑牢涉诉信访的“防火墙”。
导诉服务中心抽调兼职导诉员30名,经过学习培训,坚持持证挂牌上岗,为来院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全案全程导诉服务。首先,递上一封院长致当事人的公开信,以和为中心,进行劝诉,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纠纷解决途径,让纠纷分流到基层,化解在诉前,既减轻当事人诉累,又节省紧缺的司法资源;其次,提供一个全程导诉服务,指导诉讼程序,进行风险提示,指导当事人按程序,合法、理性表达诉求;最后,做好判后答疑、法律释明和案件回访工作,引导当事人息诉,对判决不服要走法律途径解决的,做到案结事了,诉而不访,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发生。
“以诚信和热情温馨的司法服务,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导诉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成功劝诉30余起,10起案件当事人未进入诉讼程序即握手言和,3对夫妻在导诉中心和好,避免了36起涉诉信访发生。如今,收案数量下降了,案件基数减小了,审判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今年1至5月全市审判质量评查,商水法院名列第一,涉诉信访也大幅下降,由1至4月的每月8起,下降至6至7月的1起。”负责导诉服务中心的副院长洪斌说。
宣传疏导 把信访引入正常渠道
“看了你们的宣传,听了你们的讲解,俺算了解信访了,以后俺再也不折腾不上访了,俺相信法院。”一年来,多次上访的雷老汉深有感触地说。
2011年5月,雷老汉的儿子发生车祸身亡,肇事司机逃逸,儿媳外出不归,年幼的孙子、孙女与雷老汉相依为命。
因发生事故路段堆放有沙子,雷老汉便找交通局赔偿,后经中间人与交通局协商,交通局给付雷老汉3万元,雷老汉认为赔偿款太少,便将交通局告上法庭要求再赔偿18万元。经多个部门做工作,均未果。雷老汉多次带年幼的孙子、孙女上访。
一方坚持18万,一方分文不给,交通局与雷老汉双方态度强硬,僵持不下,案件陷入僵局。承办法官不气馁、不退缩,多次奔走于双方之间,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赔偿协议。
拿到赔偿款后,雷老汉又专门来法院送上书有“伸张正义,为民做主”的锦旗表示感谢。
雷老汉为什么能接受法官的调解意见对案件如此满意呢?这还要从商水法院的宣传教育、一对一法律宣讲和情理疏导说起。
商水法院采取广播电视宣讲、悬挂标语条幅、发放信访须知、版面介绍流程等形式,深入乡镇、村居委和田间地头,宣传信访法律法规,讲解信访知识,解答人民群众疑惑,增强人民群众对信访工作的认识,了解信访法律法规和涉诉信访流程,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依法合理表达诉求。
对于部分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人员,通过一对一的法律宣讲,面对面的情理疏导,心与心的真诚沟通,向其讲清非访的危害,说明对非访违法人员的处理政策,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使其主动认识到非访错误行为,部分非访当事人主动回到通过正当途径表达诉求的道路上来。
今年以来,商水法院共在电视台播放专题宣传片30天,200余条次,悬挂宣传标语130余条,发放信访须知1.3万余份,制作专题版面6块,一对一会见非访当事人100余人次。
排忧解难 “三情三心”化解纷争
5月19日上午,商水县袁老乡农民袁富贵急匆匆走进法院,值班法警见状上前询问。“我们今天来不是上访,是向你们道谢送牌匾的,法院为了俺100多家储粮户,真下了不少工夫,***不少心,俺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粮食钱拿到手了,俺打心眼儿里感谢法院,大伙选俺几个代表来谢谢各位青天包公!”
袁福贵、袁长国、杨修仁、杨念诗等135名储粮户申请执行商水县袁老世成面粉厂保管合同纠纷一案,立案执行后,经调查该面粉厂已停产关闭多年,厂长也杳无音讯,只剩几间空厂房,无存款、无可供执行财产。
135名储粮户多为老人、病人,生活原本就十分拮据,存入面粉厂的小麦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案件执行不了,他们的生活就无着落。为尽快得到储粮款,他们曾多次组织上访。
群众有需求法院义不容辞,一刻也不能耽误。
为了能够使135名储粮户的权益尽快得到维护,该案由主管执行的副院长、执行局长亲自包案,迅速吃透案情,摸清执行线索,商讨执行方案。
及时向县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并与袁老乡政府多次沟通协商,与相关部门联系,商定将被执行面粉厂所占的土地依法予以评估、拍卖,所得价款兑现给所有储粮户,135名储粮户的诉求最终得以实现。
一个困扰法院、政府多年的信访执行积案得以化解,当地党委、政府满意,县委领导满意,当事人满意。当地经济社会秩序得以重新恢复稳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对此,该院院长晋梦周深有感触地说:“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要坚持最高法院提出的必须强化群众观念,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必须工作重心下移‘四个必须’,真正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要怀着一颗为民之心、公正之心、责任之心,带着真情、吃透案情、解决事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切切实实维护当事人权益,从根本上为群众解决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再难的积案也会迎刃而解。”
规范“非访”
刚柔相济解难题
王某对法院的判决不满,6月18日上午,他情绪激动地冲击商水法院大门,被值勤法警拦控,但法警没有立即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等王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耐心地劝他说:“非访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把事情复杂化,影响问题的解决,您个人也会搞得身心俱疲,既然选择诉讼解决纠纷,就要相信法官会依法办案,相信法院会给您一个公正判决。您的做法已经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果您一意妄行,我院将依法对您实施拘留,您说何必呢?”
随即,办案法官也来到王某面前,向其讲解法律规定,讲人情世故,经过1个多小时的思想疏导,王某说:“我真心接受你们的批评教育,我错了,我很后悔,希望法院能够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我今后不再非访了,也不再捣乱了。”鉴于王某认识到了错误,法院未对其实施拘留,王某非常感动。
对于非正常上访人员;无理闹访缠访,乱访,无视法律法规,侮辱、谩骂、殴打法院工作人员;冲击法院机关,严重扰乱法院办公、办案秩序的人员和非访的组织者、策划者,商水法院从思想教育疏导入手,对其讲明非访、扰乱法院办公秩序、组织策划非访的危害性和违法性,以情感人,以法以理服人,引导其走上诉、申诉之路。
如今,商水法院的信访案件存量化解100%,新增信访案件大幅下降,非访案件逐步减少,信访秩序明显好转,昔日吵闹、谩骂,冲击法院机关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取而代之的是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一块块牌匾。短短2个月时间就收到感谢信3封、锦旗5面、牌匾2块。
如今,该院涉诉信访呈现出了存量消化,增量减少;接访登记少,办案难度小;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县;人员稳控在当地,问题解决在基层的良好局面,逐步实现了赴省进京零上访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