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法制天地 > 农民信访 > 上访利益链的3个节点:访民、政府、截访公司 返回首页

上访利益链的3个节点:访民、政府、截访公司

时间:2013-10-28 10:12来源: 人民网作者:cym收藏
  笔者某重大节庆前夕在河南一个乡镇调查农民上访,一位老上访户放声要去北京上访,乡政府非常紧张,派乡人大主席负责包案稳控,坚决不能让他赴京访。为此,乡里给他家安装了电话,送油送面,这位老上访户不满足,说自己家里困难,要求给他儿媳妇办低保,乡里承诺办理,并送去数千元钱给其收麦子用。
  在一票否决的信访考核之下,基层信访工作的目标是零上访,否则,乡镇主要领导的政绩和晋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免职处理。在笔者调查的河南某县,就有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因为辖区内发生了赴京访而被免职,在基层干部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乡镇主要领导对上访的态度是只要不越级访就行,在自己的任期内只要不出事就行,为此,就要花钱买平安,这就是维稳的逻辑。
  访民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有些访民甚至相约一块赴京上访,造成集体越级赴京访的压力,从基层政府那里获取不正当利益。基层干部为了自保,无法开展有效治理,只能将矛盾击鼓传花,花钱买平安,只要不在自己任期内出事就行了,这便是访民——基层政府利益链条的逻辑。
  链条二:政府层级间利益链条
  在一票否决的信访考核之下,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送礼要求少报甚至瞒报,上级政府则利用登记、通报和排名的权力,从下级政府部门获得好处。于是,围绕着信访考核,上下级政府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在这一利益链条之下,信访工作就是销号,而不是真正地去解决问题,是一种捂住眼睛哄鼻子的数字游戏。
  一旦发生越级访,基层政府除了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稳控措施,积极截访之外。同时要动用私人关系向上级信访部门打招呼,没有私人关系,就用金钱开道铺垫关系。争取不要将信访登记在案,只要不登记,就不算信访案。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在信访大厅之外就把上访人员稳住。
  链条一:访民——基层政府利益链
  这个链条主要是访民利用信访考核和维稳压力,要挟基层政府,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这些访民主要包括老上访户、上访专业户以及钉子户,他们具有丰富的上访经验,摸准了地方政府的命门,知道了地方就怕越级上访尤其是赴京访,从而找到了通过上访获利的门道。
  笔者在河南和平乡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显示,2004年以后,该乡的农民上访案件急剧增加。2005—2008年4年间,和平乡共发生上访案件280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信访高潮,占1978-2008年30年来上访总量的60%(见表1)。
  每逢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日,这些访民便蠢蠢欲动,伺机上访,而地方政府便如临大敌,将这些人列为重点稳控对象,而这正中了他们的下怀。有些访民很多时候只是作出要越级上访的样子,即使真的发生了越级访,并不是为了上访而上访,而是为了借此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从中获得好处。
  笔者某重大节庆前夕在河南一个乡镇调查农民上访,一位老上访户放声要去北京上访,乡政府非常紧张,派乡人大主席负责包案稳控,坚决不能让他赴京访。为此,乡里给他家安装了电话,送油送面,这位老上访户不满足,说自己家里困难,要求给他儿媳妇办低保,乡里承诺办理,并送去数千元钱给其收麦子用。
  在一票否决的信访考核之下,基层信访工作的目标是零上访,否则,乡镇主要领导的政绩和晋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免职处理。在笔者调查的河南某县,就有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因为辖区内发生了赴京访而被免职,在基层干部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乡镇主要领导对上访的态度是只要不越级访就行,在自己的任期内只要不出事就行,为此,就要花钱买平安,这就是维稳的逻辑。
  访民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有些访民甚至相约一块赴京上访,造成集体越级赴京访的压力,从基层政府那里获取不正当利益。基层干部为了自保,无法开展有效治理,只能将矛盾击鼓传花,花钱买平安,只要不在自己任期内出事就行了,这便是访民——基层政府利益链条的逻辑。
  链条二:政府层级间利益链条
  在一票否决的信访考核之下,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送礼要求少报甚至瞒报,上级政府则利用登记、通报和排名的权力,从下级政府部门获得好处。于是,围绕着信访考核,上下级政府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在这一利益链条之下,信访工作就是销号,而不是真正地去解决问题,是一种捂住眼睛哄鼻子的数字游戏。
  一旦发生越级访,基层政府除了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稳控措施,积极截访之外。同时要动用私人关系向上级信访部门打招呼,没有私人关系,就用金钱开道铺垫关系。争取不要将信访登记在案,只要不登记,就不算信访案。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在信访大厅之外就把上访人员稳住。
  因此,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和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维持好私人关系,光靠个人感情肯定是不行的,要靠钱打点,这就形成了政府内部层级之间的利益链。笔者曾在河南中部某乡镇调查,该镇是一个资源大镇,每年财政收入上亿元,经济上有活力,各类利益矛盾也多。所以,该镇同时也是一个信访大镇,信访工作在县里排名倒数,影响了乡镇主要领导的政绩,要求尽快改变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
  该镇负责信访工作的副书记对笔者说:信访工作就是销号。当时正值中秋节前夕,他出面代表镇里宴请县信访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并且给主要领导送2000元的超市购物卡,一般工作人员500元的购物卡。对基层干部而言,并不是天生就要做坏事的,这样做实属无奈之举,如果信访形势太严峻,还要到市里、省里去打点。在中央政府之下,每级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上级,每一级信访部门都要去打点自己的上级,直到北京。
  一位乡镇领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该镇的一名农村青年在国家信访局做保安,都能通过信访捞钱好处,给地方政府打电话提供消息,地方政府要给他好处,起码要给充200元的话费。据一些媒体报道,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在北京向一些警察送红包,以将上访人员带回,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链条三:保安公司——地方政府利益链
  这个链条主要是针对赴京上访而言,访民一旦到了北京,问题的性质就不一样了,就会由普通的信访案件演变成政治问题,并且也脱离了地方政府的控制,因而更加具有不可控性。所以,在信访考核中,集体赴京上访,赴京访并且造成恶***件的,对地方干部的处理是最严厉的。因而,访民为了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赴京上访,就像一位县领导讲的,访民到北京去是为了见县长,即提高自己在谈判中的价码。
  而地方政府为了避免被追责,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截访,一个访民赴京,乡镇至少要派两个干部去截访。但北京很大,基层干部并不熟悉,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即帮助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截访,稳控上访人员。于是,一些保安公司,甚至是社会闲散人员,便瞄准了这一市场需求,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提供截访、看管、押送等一条龙的维稳服务,而地方政府为了避免麻烦,也愿意花钱买服务。但是,这些截访人员鱼龙混杂,素质低,态度粗暴,动辄打骂上访人员,容易引发恶***件,如媒体揭露出来的打死人、强奸女访民等事件。
  将截访业务外包给保安公司,这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种理性选择,是在维稳压力之下的理性行为,保安公司也是一种市场行为,满足了某种需求。但是,这都是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扭曲了价值理性。公民本身有信访权,有表达自身诉求的权力,而国家信访局就是为了访民上访而设立的专门机构,为什么还要截访呢,这是对访民权利的严重损害。并且保安公司并不具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力,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是要坚决制止的。
  基层干部也并不愿意赴京截访,维稳使然,他们对这种信访局面也有意见,他们认为,既然设立了国家信访局,就放开了让老百姓去上访啊。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给笔者说:我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理解,为什么中央对一个赴京上访的人那么重视呢,后来我明白了,我这个乡镇有两个人到北京上访,全国这么多乡镇的上访人都到北京上访,这绝对是一个政治事件!
  一个乡镇层面的普通纠纷到了北京,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在这种维稳的压力之下,利益链就形成了,这条利益链虽然符合市场规律,但不符合政治价值,并且风险也最高,容易引发恶***件,使矛盾趋于恶化,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调研手记:
  信访部门是个“窗口”,从这里能看出群众的情绪,看出基层的工作;信访工作是个“安全阀”,做好了能消解老百姓的怨气,减轻维护社会安定的压力。
  民众之所以舍近求远地向上级机关反映问题甚至“非正常上访”,多因问题在基层政府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不合理。遗憾的是,如今上访已被一些地方政府视为洪水猛兽,不得不承认,变了味的信访排名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
  调研中体会到,什么事情一旦跟官员政绩挂上钩,就会受到无以复加的重视,但这未必会给被重视者带来福音。正如在升迁压力之下,一些官员对上访者的处理逐步偏离了信访制度的初衷,甚至将“正常上访”激化成“非正常上访”。上访利益链就是上访中诸多困局的现实反映,只有解构并破除上访利益链,才能将上访带到常规治理的轨道上来。(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