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阡县城出发,车行山路三小时,到达本庄镇凉山村。满山茶园青翠,幢幢民房精美。产业与新村,交融辉映。
村支书李文安指着正在实施的一条硬化路介绍:“村集体有钱,不用再苦等项目,自己掏钱建设家园。”
过去,不说掏钱搞建设,就是哪家有困难,村支两委想提供临时救助,也得来回跑乡镇,交申请,多方争取。
近年来,凉山村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上千亩茶叶,发展1700多亩马铃薯,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去年底全村分红180万元,家家户户都分到红利。
石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敖华告诉记者,过去村支两委手中资源有限,仅靠一枚“公章”,难以确立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何发挥党建优势,提升支部战斗力、凝聚力,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是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关键。
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当前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石阡县以党建统领,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步伐。
实际上,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如何走出“空壳村”困境,多年来各地都在进行探索和尝试。石阡县总结经验,创新方式,逐渐形成以“4个100%”目标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行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