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吹响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的前进号角,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必须坚决扛起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这一重大政治责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抓具体抓深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力打好“2019夏秋决战”,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走出一条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具有贵州特色的农村经济振兴之路。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做大规模
当前脱贫攻坚要靠产业,长远乡村振兴也要靠产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突出优势特色,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业、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和辣椒等12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
迅速做大产业规模。要集中资源要素,强化专班落实,迅速做大产业规模。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实现茶叶年产量50万吨,产值500亿元;食用菌种植规模30亿棒(万亩),产值130亿元;蔬菜种植面积1500万亩,产量2800万吨,产值750亿元;实现生态畜牧业产值930亿元;石斛生产规模达到17万亩,总产值达40亿元;果园面积740万亩,产值超过200亿元;竹林面积达到460万亩,产值10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655万亩,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刺梨种植面积200万亩,产值70亿元;实现水产品产量23万吨,产值55亿元;油茶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产值215亿元。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急中之急,是必须攻下的最后堡垒,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时间紧、任务重,产业扶贫必须突出“短平快”。要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聚焦真正有发展基础、有市场前景、贫困农民群众能够参与并从中获益的优势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继续保持全省农民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良好态势不改变。打造直供平台,推广、坚持和深化“校农对接”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增加贵州省农产品销售规模。运用大数据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线上销售市场,培育线上品牌,把更多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
一年多来,农村产业革命的实践充分证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发展,避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有利于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合作社的活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的优势。2020年,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主体,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00家以上,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2000家以上。大力推广塘约村、大坝村等“村社合一”成功经验,力争所有村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因地制宜建立合作社,所有贫困农户加入合作社,支持村党支部办好合作社。到2020年,全省农民合作社“空壳社”全面消除,每个村都建有运行规范、带动明显的合作社,100%的农户加入合作社,100%的合作社有企业带动。创新利益分享模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广大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鼓励将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土地经营入股部分采取特殊保护,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
以500亩坝区为主要载体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指出“要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面对贵州省92.5%是山地和丘陵的地形地貌特点,针对贵州省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农业省份的省情实际,500亩以上坝区是我省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的主要载体。以500亩以上坝区为突破口,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产业提质增效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推动,推进坝区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坝区农业提质增效;省级创建认定100个样板坝区、500个达标坝区,实现设施有效改善、产业优化升级、产值明显提升、效益充分显现,打造成为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辐射带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坝区在农村产业革命中的龙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基础设施,整合资金投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引导,加大500亩以上坝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开展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坝区水电路、仓储物流、市场信息等支撑条件,推进宜机化改造,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坝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夯实基础。调优产业结构,结合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布局规划,突出抓好适合坝区发展的重点产业,用最好的田土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粮油作物,推广多种复种模式,以规模化促进标准化、标准化推动规模化,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三产融合,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工作作风革命性转变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事关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大局,也将面临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最根本良方就是抓具体抓深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系统要强化责任担当,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比武,切实提升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本领。把贵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分解成具体事项、具体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对标对表、挂图作战。以敢抓具体的干劲,以敢抓深入的决心,以对党、对人民、对“三农”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农村产业革命各项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