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国家实施的玉米临储政策以来,许多种植玉米的农民从中受益,但是到了2015年开始,这项政策不得不开始逐步退出。虽然这项政策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不得不退出的尴尬境地,原因有二:
1、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超过了市场需求总量
由于玉米的适合机械化作业,并且价格相对稳定,直接导致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增加,很多不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区也开始改种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自然也增加了。但是市场的需求却没有变化,供大于求的供需关系直接导致了东北玉米爆仓。
2、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玉米很多都被浪费了
玉米缺水的直接影响就是产量大幅度的减少,玉米大规模扩种导致水资源的匮乏与水资源存量的减少,地下水存储量下降严重。由于国内和国外玉米价格倒挂,是国内的高价玉米很难卖得出去。三年的陈化一吨玉米就赔一千多。
玉米临储政策出台的本意是为了保护农民。客观来讲种玉米的农民近十年来也从中受了益。这个政策有利就有弊,有弊的一面就是对于当地的玉米深加工和转化企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为啥大型的农牧企业没有诞生在粮食主产区,真正的原因是啥!粮食主产区产出大型农牧企业具有天生的优势。然而国内大型的农牧企业往往都在南方。福建有圣农广东有温氏,东北有啥大企业呢?
东北玉米深加工和转化企业处于玉米产区却用了最贵的玉米,怎么跟其他企业竞争?各种行业补贴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我没有拿到补贴的企业怎么和拿了补贴的企业竞争?企业要想拿就成天就得围着领导转,耗费巨大精力去***手续。
玉米临储政策的退出可能对东北玉米加工企业来说可能是个好的开始,两亿吨的玉米在东北可使玉米加工企业的劣势变为优势,加入玉米市场价格长期稳定的保持在低价,这对玉米加工企业是个好兆头。
0
还行
1
很好看
0
不好看